Tuesday, 31 March 2015

新居裝修 - 獨立電

因為搬家, 終於可以做獨立電. 經過一輪網上資料搜集, 得出:

入屋 => 總掣(MCCB) => 水氣掣(RCD=RCCB) => 過載保護(MCB) => 牆蘇

RCD--RESIDUAL CURRENT OPERATED DEVICE
RCCB--RESIDUAL CURRENT OPERATED CIRCUIT BREAKER

也有水氣掣加過載保護二合一, 叫 RCBO--RESIDUAL CURRENT OPERATED CIRCUIT BREAKER C/W INTEGRAL OVERCURRENT PROTECTION

1.   RCD --   只提供漏電保護。分單相雙線及三相四線,最高載流量單相60A、靈敏度10~30毫安,三相100A靈敏度最高500毫安及有延時操作。(有部份四極漏電斷路器仍叫RCCB,但在下方或則面印上RCD)
2.   RCCB --   即RCD+MCCB連成一體為大型的漏電保護裝置。俗稱「水總」:多為四極三相四線裝置,但亦有日本牌子例如<三菱>有三極RCCB可作三相及單相雙線用途。另可由MCCB配合ZCT組成為RCCB而最高靈敏度為3A及延時操作為5秒。
(可能是產地電例的關係,日本牌字仍叫做ELCB)
3.   RCDO --   即RCD+MCB連成一體為小型的漏電保護裝置。俗稱「水總」:多為雙極單相雙線裝置。另有英國俗稱「黑老鼠」為佔單一MCB位的雙線裝置。
4.   RCBO --   即RCD+MCB連成一體,附加集成電路過流保護,為小型的漏電保護裝置。因多了一條水線所以俗稱「老鼠尾水氣掣」,這條多出路的水線最為重要,但有很多〔電燈佬〕在做絕緣測試時因{它唔起}把它剪掉,這為大錯特錯。因這條水線能帶走集成電路所產生的正常漏電電流以免誤跳,而這些正常漏電電流即為集成電路(電腦、電訊及其它電子電路)所產生的第三諧波,所以RCBO又稱為「濾波形水氣掣」,其餘可稱為「脈沖形水氣掣」。

(來源: http://www.discuss.com.hk/viewthread.php?tid=10457374&page=1#pid219661529)

我的獨立電做法. 黑色的是家屋用的, 藍色的是Hi-Fi 用的.

我用兩個箱, 一個箱放家屋的供電保護, 另一個箱給Hi-Fi用. 家屋用的全用 Hager (電工師傅用開), Hi-Fi 電箱內的用 Doepke.




德國制的 Doepke:
20A 過載保護(MCB)


32A 水氣掣 (RCCB)



Friday, 27 March 2015

地盒的設計(三) - 總結

總結之前兩篇 blog 文, DIY 地盒要注意的重點是:

  • 要簡單易做
  • 要做價低
  • 要多電氣石, 多金屬和電氣石的接觸面
  • 一係做"全濕", 一係做"全乾". 但不要沒有主意.
  • "全濕"的意思是你打算當它是大地土壤, 要有水份; "全乾"是指你不想地盒內的東西受潮. 
  • 其他如地盒的盒材(用木? 金屬? 膠? 定混合?)、墊材、不同石的比例、金屬的厚度、類型、種類就看自己 budget. 
重重點在頭三點.

以最近同朋友做的一個特大地盒為例, 我地從大陸網購所需材料, 寄去集運倉, 再打包到香港上門.

箱 (重16.5kg)
  • 外形尺寸:寬度430高度140深度423
  • 內部尺寸:寬度416高度124深度410
  • 價錢: $490 + $15(運費) RMB

電氣石
  • 35kg
  • 價錢: $2105 + $75(運費) RMB

白晶石
  • 3.5kg
  • 價錢: $250 + $10(運費) RMB

銅板 (重13.5kg)
  • $880 + $30(運費) RMB

其他(接口, 插頭, 地盒線) $???

集運到香港上門約 $400 HKD

日本網購經驗分享

(本文可能是廣告, 但對於沒有日本網購經驗的朋友, 希望本文可以有幫助!)

由於日元對港元近期走低, 加上我想換音響架, 於是便做了一次日本網購.

朋友介紹用 fromjapan:



它是一個日本代購網. 以下簡單介紹如何使用:

1. 登記個戶口
可以click 上圖去登記, 用 facebook / google 或註冊一個戶口名都OK.

在開始購物前, 我建議先想好要買甚麼, 約多少錢, 如果你不介意花費, 可以直接用 Paypal / VISA 付款, 這個方法是最簡單但最貴的. 若你是想用較便宜的方式買, 請用電匯(TT)的方式先匯大約要使的日元到其公司. 這個需時一至三天 (我試過今天匯明天到).

2. 電匯
用你的銀行, 如果你未做過電匯, 你多數要到你的銀行門市, 填張電匯申請表格, 當中要提到收款人的銀行名, 銀行地圵, 銀行分行code, 收款人名, 等資料 (可在 fromjapan 內找到), 另外要留意, 電匯的雙方銀行都要收費的, 這個是固定收費, 即是電匯 100YEN 同 10000000 YEN 應該同價. 以我的情況, 本地收了 $180 HKD, 日本銀行收了 $161.8 HKD, 這兩個費用都要自付的哦.


3. 電匯買代幣的缺點
好明顯, 代幣是有風險的, 如 fromjapan 突然倒閉, 你電匯的真金白銀買了的fromjapan代幣會化為烏有. 另外, 代幣是無利息的, 也不能轉回日元, 當然也不能電匯回香港你的銀行.


4. 用 Paypal / VISA 有乜問題?
雖然代幣是有不少缺點, 但 Paypal / VISA 也有個問題, 貴! 因為 fromjapan 會強制收取 5% 的服務費, 加上 Paypal / VISA 的外幣對換差價(spread)十分大! (事實上, 本地銀行做外幣對換的spread 和價也有大少之分, 細心留意會發現一般中小型銀行個價會靚尐).

因為電匯唔諗住換番做港元, 所以只要留意個銀行賣出價, 買同樣的YEN要的港元愈少愈好!



5. 有關收費
買價 + 5% 系統使用費 + 5% Paypal / VISA + 1/2% 其他雜費 (寄到fromjapan 個倉)
到了倉後, 30日內要寄到香港, 運費 + 5% 系統使用費 + 5% Paypal / VISA + 1/2% 其他雜費

若使用代幣, fromjapan 是不會收取5% 系統使用費. 另外, 一個月有些時間, fromjapan 會有限時 discount, 免去 5% 系統使用費, 即是說, 在那些日子買東西, 用 Paypal / VISA 付款, 可以少付 5% 系統使用費.


6. 購物
開左戶口之後可以開始購物. 因為我未試過拍賣 bid 野, 暫時只提如何購物(直接購買)

方法好簡單, 只要登入後在其homepage 的search box 輸入要買的東西, 再找一家, 價錢, 數量, 貨品無錯便可以買下:





7. 購物TIPS
要留意重量: 大多的運送方式只可以一包裹在30KG以內, fromjapan 不會幫你拆件減重. 超過30KG只能用Fedex, 不是說Fedex貴, 只是你如果一次過購買三件10多KG重的東西, 最好分3次買, 包裝寄回香港時可以較有彈性. 當然打散來買雜費會多些, 但換來是運較方式的彈性, 值得的.


8. 寄回香港
在你拍下貨物後, fromjapan 會在一天左右真正找賣家代購, 然後約1-7天會寄到 fromjapan 的倉, 在此起計 30 天內你要打貨寄回香港 (逾期的話, fromjapan 每天會加收一些存倉費).

選好寄回香港的東西後, fromjapan 會用1-2天打包

打包後你會看到打包後的重量, 如在30KG以下, 你可以選用郵局空運或航運等. 否則只能用Fedex.

選好運送方式後再過1/2天它便會寄出, 如fedex 的話, 3天左右便會收到.

地盒的設計(二)

續上, 本文會探討做地盒時一些更基本的問題

8. 地盒點解係金屬片加電氣石?
金屬片係用嚟導電, 電氣石係主菜, 金屬片的目的是把器材的noise帶到電氣石. 所以地盒內只要有導電用的金屬片和消化noise用的電氣石. 這兩個功用以外的其他東西我想不到有何用途.


9. 用乜金屬最好? 
這個是跟上面說的有直接關係. 如果金屬片的目的是把器材的 noise 帶到電氣石, 那麼金屬片是要愈多愈好, 因為可以接觸到的石會愈多愈廣.
用乜金屬片最好? 便是愈有導電性的金屬片愈好, 這個意思說明了銀比銅好, 紫銅比黃銅好. 但有一個重點要留意是, 導電性跟金屬是否氧化是有很大關係的!


10. 如何鋪金屬? 金屬片? 金屬柱? 
這個問題, 換另一個角度看, 便是如何做到最多的表面面積, 令 noise 可以暴露於電氣石前給電氣石消化? 請看下圖自己分析:
至於用金屬片定係用柱? 問一下材料的成本再想想效益便會有答案


11. 如何放置金屬和石最好?
在地盒內, 電氣石主, 金屬為副, 那麼如何放它們便是如何有效又容易地放好它們而又得出最大接觸面和最大 noise 消化量便是最好.


12. 石同金屬片的比例該如何?
便是找出石的體積, 用最大面積的金屬片去貼住尐石.
可以因此推論出石的體積不能過大, 也不能過細.


13. 除左電氣石和金屬, 仲有乜野要落?
我也不知道


14. 電氣石有很多種不同大少, 也有打磨不打磨的, 應該用那種?
思考前面Q10-Q12便能得出理想的電氣石大少和質素.

Thursday, 26 March 2015

地盒的設計(一)

地盒點設計真係一個大題目, 我唔係專家, 只係靠試同邏輯推理, 去想/找出合乎邏輯的做法和設計, 不同的設計大致可以有以下幾種:


1. 箱殼接地 (A&B)
箱殼本身可以有更好屏蔽, 令大氣中的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減少影響殼內的東西. 我以前也做過一個這樣的設計. 所以點解尐amp, dac要用金屬箱殼唔用膠箱殼, 因為屏蔽可保護(減少) EMI 對機內電路的干擾.

但想了一想, 如果箱殼內的東西本身是可以吸收 EMI (大前提係你相信電氣石或其混合物可以吸收 EMI, 這是討論的立論, 如不同意, 可以不用看下去), 咁只要它相對夠多, 箱殼做不做屏蔽應該分別不大. 換另一個角度去諗, 如果尐石連個殼吸收的 EMI 都"消化"唔晒, 咁佢真係唔好叫做地盒了.

我之前也做過一個箱殼接地的, 是A的設計, 借左俾朋友玩, 佢的feedback 係它的效果比較反覆, 時好時差, 都係果句, 個別意見, 沒有大參考性.


2. 箱殼唔接地 (C&D)
上面談論過箱殼接地不會對箱內的電氣石有很大好處, 因為電氣石本身應該要好強大的吸EMI能力. 咁箱殼接地有沒有壞處? 我估係有. 原因係, 地線本身有很微弱的noise (否則地盒都唔會有效啦!), 把地盒接地會加重地盒的"工作量", 或者說是多此一舉, 因為其他器材本身也接了地, 最後也會通過地盒線接到地盒內的石去.

其實箱殼唔接地的好處, 相反地, 係減少因為接箱殼接地的不確定性.


3. 多地盒室定單一地盒室?
比較上圖A&C 同 B&D, 分別在於A&C係有三個獨立的地盒室, B&D只有一個. 那麼問題是, 在同一個容積內, 做一個大室好定係做多個細室好呢?

我覺得這純粹是個"喜好"的問題, 多室的好處是:

  • 看上去個地盒型D (有人會覺得)!
  • 有較多接法(可打通接多件, 不打通獨立接多件, 或打通接一件)
  • 當獨立接多件時, 可避免因為接上地盒線而令器材有更多接線. (器材本身可能已經接通了, 再加接線可能會有壞影響)
  • 可玩性較高

單室的好處:

  • 簡單制作. 如果做多室, 你要用多條地盒線, 再不停試不同的接法
  • 減少可能性(因為只能接一件), 減少出錯機會. 問題縮減到"接那一件"
  • 不怕用不盡個地盒, 因為只是接或不接地盒的可能性.

4. 點解唔用木殼?
上面提到, 用木殼不能減少EMI, 但木殼有個好大的好處, 係美觀! 所以較好的做法係, 用木殼包住個金屬殼, 這樣可以取兩者之長. 但這樣會增加成本和制作的複雜


5. 物料的採用
在同一個容積內, 地盒內放乜肯定對它的 performance 有直接影響. 所以想清楚地盒內放乜係十分十分重要的.
5.1 電氣石
這個不用多說, 問題是用大顆定細顆. 自己想想
5,2 白晶石
有說是加強電氣石的效能
5.3 木炭備長炭
我想不通有何作用
5.4 金屬(帶導電性的, 如銅板, 無膠皮的電線)
這個目的是增加地盒接口和盒內的石的接觸面
5.5 金屬(不帶導電性的, 如氧化鐵(又稱銹鐵))
我想不通有何作用
事實上, 大多數的金屬都會隨年月而氧化, 一般金屬氧化了會比沒有氧化在化學結構上更穩定, 而相對地, 較穩定的金屬, 它的導電性能是會下降的. 所以我地先要定期清潔音響器材的接口減少金屬插頭因氧化而令音色有壞影響.


6. 空氣的濕度對地盒的表現有沒有影響?
我有思考過這個問題, 而我估計係有影響的.
一般材料的電阻值隨環境溫濕度的升高而減小. 相對而言,
電阻受環境濕度比較敏感.  溫度升高,載流子的運動速率加快,介質材料的吸收電流和電導電流會相應增加

濕度對石的影響則不明, 但地盒內如果有鐵的話, 濕度對它影響應該是頗大的, 因為濕度高會令鐵較易生銹. 而生銹後的鐵導電性會大減,


7. 插電除接地外, 仲有無乜作用?
正如鋼琴有時要插電, 目的是除濕, 如果地盒內也加發熱線(如鋼琴般), 它的長期穩定性應該較好.